桌面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木块,还有一些已经切割下来的木板,在这堆木板中,单东岩仔细挑选,从木纹到形状仔细比对,精心挑选后还要经过描绘、雕刻、打平、油化等几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一把手工小提琴。
今年66岁的单东岩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和音乐器有限公司的提琴制作大师,他一生致力于提琴制作,为寻得最佳原料,他走遍了长白山脉和西南地区。多年来,单东岩获得很多荣誉,近日,他荣获龙江工匠年度人物称号,记者第一时间恭喜并采访了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拜师学艺 寻访西南开发好材料
1975年的端午节,对于单东岩来讲,是他与提琴制作行业结缘的纪念日。那天,他正式向提琴制作行业的前辈高大明老师拜师学艺,从此开始了他与提琴相伴的漫长之路。如今,他已经成为在提琴制作领域颇有造诣的大师。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各种资源条件短缺,西洋乐器的相关材料也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高老师亲手绘制的提琴图形和技术参数,通过学习提琴材料选择规范,单东岩终于成功做出了他的第一把小提琴。“这把琴现在在公司展厅展示。”单东岩说。
“提琴制作首先需要大量专业性的原材料,在小提琴材料的选择上,自然干燥年份越长、制作出来的提琴质量和音色越好。特别是高级提琴的制作,自然干燥年限要求不低于5年以上。”单东岩跟着老师,在寒冷刺骨的冬季采伐期,走遍了吉林长白山脉各林业局贮木场和山里的林场。“上世纪80年代后期,高老师带我们几个学生一起去西南地区,开发云南、四川产的提琴材料。几年的走访和琴料加工,为我们今后材料贮备和干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精益求精 几十年坚守工匠心
1987年,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单东岩和妻子毅然决定手工制作小提琴。“那时国内生产提琴的厂家还很少,在几乎没有任何现成技术可参考的情况下,我就吃住在车间里。由于提琴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尽管反复实验,精心修改,但做出的提琴音质完全不对。”
在困难面前,单东岩没有放弃,他重新从选料开始找原因。提琴的不同等级,用料也不相同。为了确认提琴背板、面板各方位的标准厚度,他亲自调频、反复测试,细心检查提琴琴箱合得是否严实,琴头镶的是高、是矮、偏左、还是偏右,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指板的光滑程度,他都严格按照国际提琴的标准要求亲自测量。
工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初,他们终于成功地做出了第一批高质量的小提琴。产品以传统的工艺、优美的音色、典雅的品质、至上的服务而赢得了国外经销商们的青睐。
几十年来,从初期三人组小提琴手工作坊,到现在的现代化工厂,单东岩的小提琴制作水平如今也已炉火纯青,在提琴琴板音质调频的工艺、精准度方面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他的带领下,他很多学生都成为独当一面的提琴技师。“时至今日,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要记住工匠人的初心。”单东岩的学生朱建军说。
还原古典 重塑雕花四重奏提琴
2004年3月,单东岩受邀参加法兰克福乐器展览会。在收集古典乐器相关资料时,他了解到西班牙皇宫博物馆收藏了四把著名的雕花四重奏提琴。这时,细心的单东岩发现了问题,“我收集到的关于四重奏提琴的相关资料和技术参数,不完整,不准确。要想了解到完整相似的图片和技术参数,必须有各种不同角度图片。”
对这个发现,单东岩放在了心上,并先后三次去西班牙皇宫博物馆参观学习。“2005年和2006年3月,我在法兰克福乐器展会上收集到了更专业更全面的世界名琴画报和书籍,还去西班牙参观皇宫博物馆看四重奏提琴实体的相关信息。因提琴侧板的形状是弯曲表面图,每次参观时,我要补充不足的图像,待回国后再慢慢进行描绘,将多处凹凸的外形侧板图展示在平面板上。”在单东岩不断地调查、摸索和努力下,终于为世界古典名琴的恢复工作提供了充足详实的材料。“经多方面检测验证,确认每副图片上的花卉、动物、人物的各种姿态与展板图一样标准,再按照相关比例制作出每一块图像的样板。为制作每一支提琴的工艺打好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复刻的雕花四重奏提琴,一号提琴和二号提琴和中提琴已经基本完成,大提琴也预计在今年完成,“如果成功,将会是世界上第二套比较完美的雕花四重奏”。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多年来,单东岩带领技师们先后创新了直板模压机、“定位”钻孔机、斜面切割机,并开发多种纯手工工艺品。在单东岩的带领下,和音乐器已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提琴生产出口基地。“未来,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提琴制造业成为牡丹江一张新名片,让保护传统与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旋律一直奏响在上空。”单东岩说。
龙头新闻·生活报 实习记者:王馨悦;记者:刘维娜